欢迎访问大庆精神教育基地网站!
 首页 
 基地概况 
 科研设置 
 科研队伍 
 规章制度 
 科学研究 
 文献中心 
 红色资源 
 学校首页 
基地新闻
  
大庆:共和国石油工业之魂▷“工业学大庆”号召提出60周年
2024-02-12 20:12 大庆精神研究基地  微大庆微信公众号
“工业学大庆”学什么?


说起那时全国掀起的“工业学大庆”热潮,如今的人们一定会问: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为什么要“工业学大庆”?学大庆什么?

大庆师范学院大庆精神研究基地主任、教授陈立勇打开了“话匣子”。

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不仅拿下了一个大油田,改变了我国石油工业落后的面貌,创新发展了一套自主研发、系统配套、世界领先的勘探开发技术,形成了符合油田实际、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经验,造就了一支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敢打硬仗、勇创一流的过硬队伍,铸就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涵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集中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


1963年12月,石油工业部康世恩副部长、余秋里部长先后作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第一次公开向全国各条战线介绍大庆石油会战的情况和基本经验。在余秋里和康世恩报告的基础上,石油工业部党组又就大庆石油会战的成功经验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于1964年元旦正式向中央写出了《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


党中央很重视这个报告,1964年2月5日,中央决定在全国工交、财贸、文教系统和各级机关、团体、部队中普遍传达这个报告,一直传达到基层单位。


中共中央在为传达这个报告所发的通知中指出:“大庆油田的经验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是具有普遍意义。”“它的一些主要经验,不仅在工业部门中适用,在交通、财贸、文教各部门,在党、政、军、群众团体的各级机关中也都适用,或者可作参考。”


由于大庆人创造出的辉煌业绩,表现出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党中央和毛主席于1964年初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伟大号召。

为什么要工业学大庆呢?


第一,大庆实践“打破了洋框框,走自己工业发展的道路”。第二,大庆经验树立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榜样。第三,大庆精神集中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是激励各族人民意气风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学大庆学什么呢?

工业学大庆运动在全国工业、交通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各地在学大庆运动中都十分注意学习大庆的基本经验和大庆精神,注意学习大庆“两论”起家的基本功,学习大庆人为国分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用当时的语言来说,就是“实现人的思想革命化”。正如1966年1月9日《人民日报》在通讯报道《学大庆,从哪里学起?》针对“工业学大庆”过程中,各地各行业如何取到大庆“真经”的问题,在“编者按”中明确指出的那样:“学大庆,从哪里学起呢?从大庆的革命精神学起。”

“工业学大庆”意义非凡


从1964年1月毛泽东同志发出“工业学大庆”号召到1981年党中央发出了47号文件,宣布“工业学大庆”运动结束,“工业学大庆”前后历时整整18年。

据文献记载,“工业学大庆”共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 是1960年石油大会战开始到1964年毛泽东同志提出“工业学大庆”,探索并走出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道路,保证完成困难时期国民经济调整任务。

第二阶段 是1966年到1976年,“文革”期间,国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大庆油田支撑了即将崩溃的国民经济,“工业学大庆”艰难前行。

第三阶段 是1977年到1981年,为了恢复国民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召开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普及“大庆式企业”,学习运动掀起高潮,保证了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

对于18年的“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国共产党历史(1949-1978):第二卷》一书对这段历史是这样评价的:“由于大庆人创造出了辉煌业绩,表现出了伟大的奉献精神,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于1964年提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在整个工业战线,涌现出了一批学习大庆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产生了许多大庆式企业。这对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建立起现代化工业基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业学大庆”这段历史,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艰难的工业化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承载了大庆油田的创新与探索、发展与辉煌,记录了对“大庆精神”赋予科学内涵的历程,是坚持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伟大实践。
大庆油田在“工业学大庆”运动结束以后,踏着时代的步伐,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发扬和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把历史的辉煌变成创新发展、持续发展的动力,至今已经累计生产原油突破25亿吨。
       伟大的党培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时代。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之际发来贺信指出,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奋斗的红旗永不褪色。

工业学大庆实践中总结出的许多宝贵经验和好的做法,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发展和大庆“三个城市”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如今

新时代的大庆人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胸怀“国之大者”

高举红旗、阔步前行

为国家端牢能源饭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踔厉奋发、不懈奋斗!


记者:戴小民

审核:祝春霞 艾洪超



上一页 [1 2]
关闭窗口

 

 

大庆师范学院版权所有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黑ICP备12004996号
地 址: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西宾西路  邮 编:163712  Email:webmaster@dqsy.net